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20

120.在其它星球,

120.在其它星球,神性真理通过灵人和天使的口耳相传而为人所知,如在前面论及这个太阳系的星球居民时所说的那样。但这种显现方式局限于家庭群体,因为在大多数星球,人类都分为各个家庭生活。因此,通过灵人和天使被如此启示的神性真理仅限于家庭群体,无法传播得更远;并且除非不断做出新的启示,否则真理要么被扭曲,要么遗失。而在我们地球则不然,因为在这里,神性真理,也就是圣言,会永远保持完整。

属天的奥秘 #9424

9424.“看哪,亚

9424.“看哪,亚伦、户珥与你们同在”表真理的教义来源于圣言的外在意义。这从“亚伦”和“户珥”的代表清楚可知:“亚伦”是指外在意义上的圣言,以及良善和真理的教义(参看6998, 7009, 7089节),在此是指唯独源于这层意义的真理之教义,因为“长老”(亚伦在山下担任他们的首领)表示那些局限于圣言的外在意义的人(参看9421节);与亚伦联系在一起的“户珥”是指该教义的真理,就是也由与亚伦一起给摩西扶手时(出埃及记17:10-12; 8603, 8611节)的户珥所代表的真理。因为教义所源自的出于圣言的真理支持那时由“摩西”所代表的圣言。
  既然此处又有机会,有必要说一说源于圣言的教义如何支持圣言。人若不知道天堂的奥秘,必以为圣言可以不靠源于它的教义来支持;因为他以为教义本身在于圣言的文字或字义。但要知道,教会的一切教义必须来源于圣言,来自任何其它源头,而非来自圣言的教义不是拥有教会的任何事物在里面,更不用说拥有天堂的任何事物在里面的教义。但教义必须从圣言收集,当它们被收集起来时,人必从主获得启示或光照;当一个人处于为了真理,而不是为了自己和世界而对真理的爱时,他就会获得这样的启示或光照。他们就是那些在阅读圣言时被启示或光照的人;他们看见真理,并从中为自己制定宗教教义。其原因在于,这些人与天堂交流,因而与主交流;他们因以这种方式被主启示或光照,故被主引导看见诸如存在于天堂中的圣言真理。事实上,主经由天堂流入这些人的理解力,因为一个人的内在理解力就是那获得启示或光照的;同时,主以信流入,而信是通过新意愿的合作被赋予的,这新意愿为了真理的缘故而渴望真理。由此可见主如何将真理和良善的教义赋予人。
  这些教义支持字义或外在意义上的圣言,这一点对凡思想这个问题的人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在教会,凡出于教义进行思考的人都会在圣言中看见来自并符合他所知道的教义的真理。不符合这些教义的真理,他还会找到一个解释;而在他看来,似乎反对这些教义的真理,则会忽略过去,仿佛没有看见,或无法理解。所有人,包括异端分子,都以这种方式行事,这是众所周知的。但那些拥有源自圣言的真正真理教义,在阅读圣言时获得启示或光照的人,则处处看到的是一致的真理,没有任何矛盾之处。这些人不执着于根据表象和普通人的感知所说的话本身,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表象被展开,可以说被剥去,真理就在那里显露出来。他们不会像异教徒和狂热者,尤其犹太人和苏西尼派一样,被外在感官的幻觉所导致的虚假误导,也不会像“巴比伦”所指的那些人一样,被爱自己爱世界所导致的虚假误导。由于这些人无一能获得启示或光照,所以他们唯独从圣言的外在意义孵化或演绎出他们的教义,以适合他们自己的爱,还添加了自己的许多观念;结果,圣言根本没有得到支持,而是倒塌了。要知道,圣言的内在意义包含了教会的真正教义。
  由此明显可知,此处亚伦和户珥所代表的教义是何性质,这些教义因唯独来源于脱离内在意义的圣言外在意义,故纯粹是偶像崇拜。鉴于这个原因,经上论到代表这类教义的亚伦说,他造偶像,或金牛犊(出埃及记32:2-5, 20, 35; 申命记9:21)。此外,在圣言中,这些教义被描述为“偶像”;它们在在先知书的各处就是被如此描述的,如在以西结书:
  我进去一看,谁知,在四面墙上画着以色列家一切的偶像。在这些像前,有以色列家的长老七十个人站立;各人手拿香炉,烟云的香气上腾。(以西结书8:10, 11)
  此处“以色列家的偶像”是指唯独源于圣言的外在意义、不是通过从主所获得的启示或光照,而是通过人自己的聪明而来的教义,因而是指虚假。“各人手拿的香炉”和“烟云的香气”表示与这些虚假一致的敬拜。
  何西阿书:
  现今他们罪上加罪,用银子为自己造了铸像,就是照自己的聪明造偶像,都是匠人的工作。对他们说,献祭的人亲吻牛犊。(何西阿书13:2)
  “用银子造的铸像”和“匠人的工作”表示由自己的聪明所塑成,并非来自主,因而源于脱离内在意义的圣言外在意义的教义。这种情况就发生在那些只关注外在事物,同时却不关注内在事物的人,也就是那些爱自己爱世界,而不是爱主爱邻的人中间。
  以赛亚书:
  到那日,人必抛弃为自己所造、好向田鼠和蝙蝠下拜的银偶像、金偶像抛,好进入磐石缝中和岩石隙里。(以赛亚书2:20, 21; 31:7)
  “银偶像”表示教义的虚假;“金偶像”表示教义的邪恶;“向田鼠和蝙蝠下拜,好进入磐石缝中和岩石隙里”表示源于信之虚假和邪恶的敬拜。
  同一先知书:
  你必审判包银的雕像和镀金的铸像,你必扔掉它们,如同月经布;你必称它为粪块。(以赛亚书30:22)
  “包银的雕像和镀金的铸像”表示虚假和邪恶的记忆知识,它们取代真理和良善而得到承认和敬拜。又:
  我从古时就告诉了你,免得你说,这些事是我的偶像所行的,是我的雕像和我的铸像所命定的。(以赛亚书48:5)
  此处“偶像”、“雕像”和“铸像”也表示由人自己的聪明所塑成的教义事物。
  在耶利米书:
  各人都因知识变得愚蠢;各铸匠都因他的雕像而满是羞愧;因为他的铸像本是虚谎,其中并无气息;都是虚无,是迷惑人的工作。(耶利米书10:14, 15)
  此处“雕像”和“铸像”也表示由人自己的聪明所塑成的教义事物;这些教义事物从外表上看,就像真理,因为它们来源于圣言的外在意义,但内在却是虚假。这就是为何经上说,这人“因知识变得愚蠢”、“他的铸像本是虚谎,其中并无气息”,它们也被称为“虚无,是迷惑人的工作”。类似的话出现在哈巴谷书:
  雕像有什么益处呢?制造它的却将它雕刻出来;铸像,就是虚谎的师傅有什么益处呢?制造者却倚靠他自己所造的。(哈巴谷书2:18)
  以赛亚书:
  匠人铸造雕像是,金匠用金包裹,为它铸造银链。他为自己寻找巧匠,准备雕像。(以赛亚书40:19-20)
  此处“雕像”同样表示由人自己的聪明所塑成的教义。“金匠用金包裹,为它铸造银链,寻找巧匠准备它”表示圣言,即唯独圣言的外在意义,同时幻觉和表象赋予它与真理的相似性。
  同一先知书:
  制造雕像的尽都虚空;他们所喜悦的都无益处。他用钳子塑造铁,在火炭中加工,用利锤打出形状,用他有力的膀臂锤成。他制作木片,拉出线绳,用直尺标出;将它做成斜角,用圆规标出,仿照人的俊美,作成人形,好住在房屋中。(以赛亚书44:9, 13)
  此处描述了教义如何由人自己的聪明塑成,没有来自主的任何启示或光照,以及唯独圣言的外在意义和基于感官幻觉的推理如何被用来制造看似真理的虚假。这就是为何经上说他“仿照人的俊美,作成人形,好住在房屋中”。因此,它外表看上去像真理,内在其实是虚假。当人们没有正确地思考真理时,虚假就从内在而存在;因为对于同一个真理,这个人的思维不同于那个人的;但是,凡沉浸于邪恶之人的思维都是错的。一个真理是由无数其它真理构成的;但对那些沉浸于邪恶的人来说,它是由无数虚假构成的。所以,对这些人来说,这真理没有生命在里面,这一点由“其中并无气息” (耶利米书51:17),以及它们“不能听,不能看,不能明白”(诗篇115:4-6)来表示。这一切好比一幅画,它描绘了一个人的形像,但与这个人本人的形式相比,里面除了颜料之外什么都没有;而本人的形式若有源于良善的真理在其中,则拥有天上的生命和内在的美丽在里面。
  

属天的奥秘 #2333

2333.“清早起来

2333.“清早起来再赶路”表示以这种方式在良善和真理上被强化,这从“清早起来”和“再赶路”的含义清楚可知。在圣言中,“清早或早晨”表示主的国度和凡属主国度之物,因而主要表示爱与仁的良善,这可从圣言(19:5)得以证实;而“路”表示真理(参看627节)。由此可推知,他们在他家里过夜后(这表示他们住在与他同在的仁之良善中),要“清早起来赶路”(这表示他们以这种方式在良善和真理上被强化)。
从这些话,如同从其它话一样清楚看出,内义,尤其圣言历史部分的内义,距离字义何等遥远,因而如何难以看见。内义无法清楚显现,除非每个词的含义都照其在圣言中的一贯含义被解释出来。因此,当字义完全占据我们的思维或观念时,内义只显现为某种完全模糊而黑暗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当内义完全占据我们的思维或观念时,字义同样显得模糊,事实上在天使看来如同没有。因为天使不再像世人那样拥有世俗和肉体的思维或观念,而是拥有属灵和属天的思维或观念。当世人所阅读的圣言上升到天使所在的气场,也就是上升到天堂时,字义上的这些话就会奇迹般地转变为属灵和属天的思维或观念。这种转变取决于属灵事物与世俗事物并属天事物与肉体事物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最恒定不变的,但其性质要等到圣言中的这些词、名字和数字的内义被解释出来时才能被揭示出来。
为了解这种对应关系的性质,换句话说,了解当世俗和肉体的思维或观念被提升到天堂时,它们如何过渡为相对应的属灵和属天的思维或观念,以“清早”和“路”为例。当世人读到“清早或早晨”,如此处“清早起来”这个短语时,天使不会形成一天当中的任何早晨的概念,而是形成灵义上的早晨的概念。这种概念类似下面这些话,撒母耳记:
以色列的磐石,祂必像日出的晨光,如无云的清晨。(撒母耳记下23:3-4)
但以理书:
圣者对我说,到二千三百个晚上和早晨。(但以理书8:14, 26)
因此,天使感知到的是主,或祂的国度,或爱与仁的属天事物,而不是“早晨”;事实上,他们的感知照着一个人所读的圣言中的故事情节或一系列事物而呈现多样化。
同样,当一个人读到“路(经上或译为道)”这个词,如此处“赶路”时,他们无法形成路的任何概念,而是形成另一种属灵或属天的概念,也就是说,就像约翰福音书中的路,在那里主说:
我就是道路,真理。(约翰福音14:6)
诗篇:
耶和华啊,将你使我认识你的路,求你以你的真理引导我的路。(诗篇25:4-5)
以赛亚书:
使祂认识领悟之道。(以赛亚书40:14)
天使感知到的是真理,而非“路或道”,无论在圣言的历史部分还是预言部分,都是如此。事实上,天使不再关心历史细节,因为这类细节与他们的思维或观念完全不相容。因此,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感知到诸如属于主及其国度的那类事物,这些事物在内义上以美妙的阵列和优雅的顺序一个紧跟着一个。为此,为叫天使也能从圣言中受益,其中的一切历史细节都具有代表性,每个词都表示这类事物。这种特征是圣言所独有的,使得圣言不同于或胜过其它一切著作。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